尊敬的田永平代表:
您提出的《关于把本土工匠型人才引进校园的建议》收悉。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,现答复如下:
近年来,我市立足本地需求,培养本土专业人才。市教育局加强校本课程建设,推进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进入校园,我市相关学校已经开设了陶艺、泥塑、剪纸等课程,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匠精神引入校园。如平定县高级职业中学校,立足平定紫砂产业,开设紫砂专业课程,为平定砂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下一步,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,全力弘扬工匠精神,强化专业人才培养:一是继续加大校本课程开设力度。
教育部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见》,对校本教材的编写做规定,原则上开设校本课程,不能编写校本教材。今后将继续加大校本课程开设力度,把具有本地特色的工艺技能编入教学讲义和教案,让学生更方便学习,让更多的民族优秀文化进入校园。二是多渠道引进本土工匠型人才进校园。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规定,除特殊安置等情况外,全省事业单位岗位空缺后必须按照公开平等、竞争择优的原则,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,凡进必考。我们将督促指导各县区,实行美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,鼓励城市美育教师采取对口联系、下乡巡教、挂牌授课等多种形式到农村学校支教;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,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购买美育教育教学服务;鼓励和引导高校艺术专业教师、优秀文艺工作者、民间艺人到中小学校兼任美育教师;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美育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,将本土、本地工匠型人才请进校园传授技艺、展示绝活。三是鼓励中职学校开设本土技艺必修课。中职学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,面向新能源电池、新型碳基等新材料产业,以及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,增加机电技术应用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、大数据技术应用、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等专业。下一步将鼓励各中职学校面向本土技艺,积极开设相关专业,为本土技能工匠储备后备人才。
最后,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,希望今后能继续建言献策,助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。